最新网址:www.biquge.xin

波黑兰尼第35团的二线阵地,提前撤至后方的第2营官兵,早早地享用了今日的晚饭。

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夜战,李察让沃罗宁上尉监督士兵,必须短睡4个小时。

而他本人一边指挥前线的第1、第3两个步兵营,继续和仍在尝试架桥的塔军摩步师斗智斗勇;一边向图霍拉镇待命的乌鸦下达命令,让它向西南方向前进侦查。

以35团的实力和规模,注定无法和塔尔门国防军硬碰硬。

只有提前探查到塔军的详细部署,李察才好安排袭击目标、规划行军路线,利用金手指绕过防守严密的前线,然后一击脱离。

乌鸦离开城镇范围后,李察仔细地观察着地面的敌军单位,然后在地图上方覆盖的透明描纸上,用炭笔一一标记。

旁边的弗雷迪看到塔军的布防设置、部队番号逐渐在地图上出现,惊讶地瞪大双眼。

他的眼睛闪闪发光,用敬佩的语气恭维道:“少校,您可真厉害!”

可话还没说完,就被一旁的艾丽莎粗暴打断。

“闭嘴!少校正在工作,不要打扰。”

李察展现出的超人效率,让弗雷迪心里像是猫抓一样。

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?

他拉着白发少女跑到旁边,小声询问:“希米格维长官一直都以这种方式工作?”

艾丽莎耸了耸肩:“前几天还不是这样,战争爆发后就像变了个人。”

李察在穿越后接触的所有人中,唯独与白发女仆接触时间最长。

他有意无意间表现出的现代人特性,当然瞒不过少女的火眼金睛。

“自从接手35团以后,团里的侦查工作全部都由少校一人负责。”

艾丽莎看向专心工作的李察:“少校会根据契约兽回传的信息进行作战部署,基本包揽了侦查、策划、炮兵协同,说是35团的大脑也不为过。”

“这可真是厉害,难怪我们能在长官带领下一直打胜仗...”

“我是觉得少爷...少校实在太辛苦了。”

就在两人谈话时,李察已经锁定了敌军的高价值目标。

在乌鸦的视野中,突然浮现出【第四集团军,声测连,上士】的字样。

从未出现过的陌生标记,让李察愣了一下。

他先是微微皱眉,随后恍然大悟。

“塔军这是被火炮炸多了,试图找到我军炮兵阵地的确切方位?”

自开战以来,35团对于野战炮兵阵地的保护,都是以加强对空隐蔽为主。

结合金手指夸张的侦查能力,波军远程炮兵能在敌军飞机远离阵地时开炮射击,几轮齐射后立刻恢复伪装。

这种方式屡试不爽,一度把第2、第20摩步师炸得没脾气。

但是,声测连的运作方式与传统光学观测不同。

这支部队拥有一系列的复杂设备和专用公式,专门用来测算敌军火炮的具体方位和距离。

也就是所谓的‘听声辨位’。

其大致原理如下:

首先,塔军会派人布置一系列前方测声点,用专业设备收集炮口震爆时产生的声波。

由于声波会以匀速向周围扩散,它们会在不同时间,抵达距离不同的点位。

通过计算两点间声波抵达的时间差,在图上作圆,两圆交点形成的双曲线上,就是敌军火炮的位置所在。

但是,敌炮兵的具体坐标究竟在曲线的哪个具体点位,观测方暂时还不清楚。

这时候,就需要引入第三个前方测声点,进行三角测量。

只要让两条曲线向前延伸,直至二者交汇,交叉点的位置,就是敌人炮兵阵地的方位所在。

也就是说,进行声学观测,最少需要三个前方测声点,才能完成定位作业。

而真实战场上的火炮阵地,大多部署在非常靠后的位置上。

尤其是榴弹炮这种压制火炮不同于远程加农炮,前者基本不需要考虑反制敌军炮兵,通常处于尽可能靠后的火炮极限射程,距离测声点十分遥远。

为了节省绘图作业时间,测声连技术士官进行测算时,会以直线来代替曲线。

可这样一来,得到的结果必定会因以直代曲,产生一定的误差。

图上作业偏离一毫米,真实距离就有可能偏出百米。

这是塔军完全不能接受的。

正因如此,塔尔门国防军进行战场测声时,通常会部署四个以上的前方测声点,以此来减小作业误差。

李察从乌鸦眼中观察到的标记,正是塔军前方测声点的其中一个。

这个点位极其隐蔽,被安置在一个茂密的灌木丛中。

如果不是‘金手指’的‘火眼金睛’,普通德鲁伊根本就不可能从空中发现。

李察回想着测声连的运作模式,命令乌鸦围绕该点,在上空来来回回地兜圈子。

很快,他就找到了另外四个前方观测站,然后以这些站点为基准坐标,继续向西南方搜索前进。

过了不到二十分钟,他就找到了被塔军隐藏起来的声测连本部。

李察看向地面上的茂密树林,嘴角微微翘起。

“躲得倒还挺隐蔽...”

声学观测车与进行计算、作图的塔军技术士官一起,形成了测声部队的运作核心。

换句话说——即便消灭前方的所有测声点,也只能短暂瘫痪测声连运转,因为塔军必定携带了备用的声音收集设备,很快就能将其补充。

前方操纵测声仪器的士兵,并不需要太高的文化素养,一旦有所损失,还能迅速抽调步兵补充。

但是后面进行测算、绘图的技术士官,以及汇总前方数据形成声测纸带的专用车辆不同。

每个测声部队只有一辆声学观测车,而技术士官不仅需要极高的数学计算能力,还要在炮兵学校经受长期培训,直到能够通过纸带上的声波浮动,读出炮口震爆时的声波。

在塔尔门陆军,测声部队军官属于极度高端的技术兵种,稀缺程度堪比瓦尔基里。

找到塔军测声连后,李察不再寻找古德里安的指挥部。

他没有过多犹豫,直接将袭击目标定在了这里。

第19装甲军的指挥部一定设有重兵,派小分队携迫击炮渗透,一炮干掉指挥层的概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

反倒是袭击测声连,是一项低风险、高收益的行动。

打掉塔军测声部队,不仅能有效保护己方炮兵,更能在塔军的作战体系上,狠狠刺上一刀。

说得难听一点:

即便前线一次性死掉几千名塔军士兵,都不一定有测声连十几名高级技术军官的伤亡,能让古德里安肉疼。

李察将塔军测声部队的具体位置标在了地图上,大致测了下距离,然后长叹一声。

果不其然,对方把测声连设置在了炮火射程以外,明显是被李察呼叫的精确射击搞怕了。

塔军甚至考虑到了波军炮兵强装药射击的可能性,直接把距离拉大到了2万米以上。

如果不能呼叫空军投弹,那就只能派出小规模的精锐部队,渗透到战线后方实施攻击。

这样的部队,在现代有个专门称呼:

【特种部队】

35团2营官兵的综合素质,甚至无法达到现代特战部队的录取及格线。

但这根本就无所谓。

精锐战士能够降低行动时的失误概率,遭遇突发情况时,也能更加灵活地进行应对。

李察遥控指挥的波军士兵,能够直接绕开这些。

因为他们只要听从指挥,就不可能碰到突发事件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