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和老百姓们无关,但是历史又和老百姓们紧紧相关。对于一个皇帝的评价,老百姓们都是质朴的,只要百姓们过得去。所以说结果怎么样并不重要,毕竟都已经发生了,只希望后来者慎重。
“所有古代历史,都是文人的角度,它没有百姓们的角度,没有国家的角度,它也不公平…当然我们后人不该苛责,有人记录就是天大的好处了。”
“现代人懂得的历史太多了,但是我们也有很多问题,对待历史不够慎重了。不过我们普通人求个乐呵就行了,你们不一样所以你们要慎重。”
朱祁镇是好是坏,是战神还是平庸?这对于王晨都不重要,但是明朝终期一朝到最后,文臣和皇帝的关系都特别的紧张。一直到了后来的满清屠刀举起来的时候,反清复明就贯穿到了清朝灭亡…
搞笑的是后来大英,也举反清复明。活着的大明人人厌恶,死了都要反清复明。五代十国之后,那可是很少有想要复大唐。
朱元璋眼神逐渐锋利起来:“到底是杀的少了,元朝余孽遍地都是…”明初的时候,很多文人、文臣都改变不过来,甚至还想要恢复元朝时期的模式。
“元朝余孽重要也不重要,种粮食、发展科技、提高文化传播…修路,开海,争夺海外资源,做大蛋糕。然后创办学堂,每个省、每个县都要有学堂,这才是重要的事情。”
朱元璋皱眉:“开海?”汉武帝也看了过来,他兴趣很大。
“在明朝的同时期西方,他们正在文艺复兴,打破传统的固有枷锁,走向了科学的观念。然后他们开海,殖民了整个海外。获得了海量的资源,然后走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。”
“在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,然后整个华夏沦为异族的殖民地,堪称历史之最…”
“海外的资源丰富,比如你列为不争之国的倭寇,那里有世界最多的银子储备。他们因为物资贫乏,岛屿上金银很多,但是享受的资源很少。其次南方有大量的粮食,为何不占据?”
“当然你们有你们的局限性,这其实不怪你们。但是知道了不去做,那可真的是会被后代子孙责骂,比如说江东鼠辈在我们现代,可是被骂的特别狠。”
“蜀汉有蜀汉的浪漫,曹魏有曹魏的风骨,江东有江东的鼠辈。明太祖总不能在留给后世,他开了眼界还是一个农民的眼光?这对于一个帝王,怕是最高的侮辱吧?”
果然老朱还是要脸的,脸皮抖了抖:“关于开海禁的事情,可否有一个详细的资料看看?明初现在还是不太行,刚才说的发展顺序…”
“如若明太祖愿意成为东方的日不落,那这些都是小问题,回头我写一份规划,准备好科技材料。只需要工部、工匠们努力,当然科学的人才培养很难,贱籍还是希望明太祖逐步取消。”
任何时代的弊端,在当时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。比如说这个贱籍,在当时并不是全部坏处,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,坏处慢慢就超越了好处。
朱元璋听着就觉得头皮发麻,自己要做的事情似乎有点多了。
“对了,你立下的那个不征之国倭寇…在大明时期可是侵略了大明很多次,杀了很多人。当然…到了近现代,他们在西方人的帮助下,屠杀了华夏子民近乎四千万人…”
汉武帝一下就起身了:“多少?”
“四千多万?”朱元璋一脸的难以置信:“咱…咱养虎为患了?”他觉得他有点犯罪了,难道是因为自己立下不征之国,导致他们强大了?
“对。虽然说问题不能全部怪明朝,但是李文忠那么能杀的人,不能多杀一点倭寇人?他们岛屿上非常富裕…”
一边马皇后和朱标一直没有开口,朱元璋缓缓坐下来,许久才说道:“四千多万…咱有生之年,定要扫除后患。”
汉武帝皱眉说道:“看来扫平了匈奴之后,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啊。”
朱元璋起身说道:“后面的历史暂时不需要看了,今日疑惑已经解开。店家可有建议?”
王晨想了一下说道:“祖宗之法不可变,就是最大的缺陷。正如周朝之礼不适合现在,往后每一天都是日新月异。你定下的祖宗之法,就会成为有心人的借口,从而阻碍发展。”
“所以说…老朱啊,你要考虑清楚啊。你定下的每一条规矩,在无数年之后,都会打在大明朝的身上,成为压死马匹的最后一根稻草。”
“父皇今日之事太多了,种子、开海、民生、我们不如先回去,等店家给我们安排好,我们在过来详细了解?”看着朱元璋陷入沉思,朱标赶忙说了起来。
明初四大案,他们现在也看了。尤其是其中三个是自己办的,朱标心里也逐渐有数了。有些事正如王晨说的,不破不立但是怎么个破法还需要慎重。
这一代人不行,那就换一代人,那就立新的学说,重新开始科举。反正现在科举也没有怎么开,有些文人在今后必须要淘汰。不然真的杀得血流成河,朱标自己也是有点惧怕的。
按照王晨的意思,恐怕是要屠杀掉整整一代人,这手段他们听着都害怕。这后世的人,似乎对于杀人解决问题,似乎更加的认可。他当然不知道,后世人各个都是戾气怪,稍微不顺就是阴阳怪气,亲切问候。
朱元璋也起身说道:“今日知道的东西太多了,后续需要缓一缓…改日再来打搅店家。”
王晨却说道:“徐达的背疽…在后世不难治。”
朱元璋愣了一下点点头说道:“多谢店家告知…标儿咱们回。”朱元璋心中现在有太多优柔寡断的事情需要决策,他想要回去问问李善长,亦或者马皇后商议一下。
王晨指着一边的桌子上多出来的一份酒席说道:“懿文太子,这些东西你们带走一半吧,剩余的给武帝留着。”
朱标苦笑一声:“懿文太子是谥号,店家不介意可以喊一声兄,亦或者小朱也可以…”他都喊自己老爹老朱了,他还计较个什么啊。
王晨哈哈笑道:“后世看多了,习惯了,以后在改。”
朱元璋反倒是笑起来了:“标儿,这以后肯定不会有事了,担心什么呢?店家叫咱老朱,那就叫呗。”他说着就扛起来一边的种子袋子,一边扛一袋子。
随后眼神瞟了一眼朱棣,然后瞟了一眼饮料。但是朱棣现在还没有后来的精明,一时间没有领悟老爹的意思。还是马皇后低声说了一句,他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王晨,然后扛起来八瓶饮料…
这一幕看的王晨眼皮直跳,这一家人有点意思。
卫子夫看到这里,低头也和刘据说了一句:“据儿一会拿了,记得和店家道谢…”看得出来王晨并不在意,这种亲近的行为,也是一种与人接触的快速方式。不扭捏不做作…
等朱元璋这一家走了,汉武帝也准备起身离开了。关于汉史他并不需要看后面如何如何,毕竟看了也着急也管不上,看一下自己和自己儿子以后的就行了。
当然他们学习现在的简体字就有一点慢了,刘据多少能猜着看了,书先带回去,等看懂了再说。汉武帝感兴趣的是战争的结果,以及战后的情况。
“给,这是我们拍摄出来的汉武大帝,可能在细节上有一些问题,但是总体还是很受欢迎的。这个可以看…看完你心中应该有数。”汉武帝在强硬的人,可在这里、面对有所求的人,他自然是知道如何相处。
更何况这些都是后世子孙,他作为祖宗更是不能丢脸,这要是扭捏搞那些威严,指不定怎么丢人呢。作为长辈要仁慈,哪怕是装…
汉武帝拿着平板,这东西刘据已经会用了,甚至还会玩上面的小游戏。他是个孩子,这几日偶尔来王晨这里坐一会儿…
“此番过后必有重谢…”箱子已经放在了一边,他倒是没有打开展示。
客气了几句之后,王晨给他看了五铢钱的样式,然后又给了图片,他们这一行人,这才带着打包的食物离开了。本来多余的饭菜,就是给两位皇后准备的,王晨看到她们俩吃的并不多。
看着他们提着一大堆东西离去,这也幸亏汉武帝这边人比较多。他一次性就带走了所有的粮食和书籍等等,果然人多还是有好处的。看着桌子上的一片狼藉,这桌子上都剩下空的一次性饭盒。
这些人吃的是真的干净,汤汤水水都没有剩下一点。王晨叹了一口气,古代的生活条件可是非常的艰辛。哪怕是吕雉这样的人,吃的也不如自己。
你以为她吃的食材新鲜?亦或者说食材高端?高端这个不好说,食材没有几千年的驯化,那些早期的食材的味道可并不好。无论是蔬菜,还是肉类,在早期的时候都不好吃。
他们以后吃习惯这些东西,不仅仅要自己种植了,自己甚至还要给他们准备大棚了。其次还有那些鸡、猪、等等这些他们恐怕都要买,这些新品种给后世的百姓们,也算是功德了。
不过自己也可以准备一些军用的棉衣、棉鞋、背包之类的,这个可以给张角、卫青作为支援。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,这两日给自己的仓库扩建一下。
一会儿还要带着张良去看病,这些个人都是人精,人多一个个都不问私人问题了?拜托你们的脸面,早都在后世丢完了。